以场站共享之钥,启多式联运降本增效之门 2025-05-13 14:02:06 来源:中国水运网 作者:特约记者 王传钧 字号
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、国务院关于有效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的决策部署,落实《交通物流降本提质增效行动计划》各项任务,着力优化多式联运组织衔接,近日,交通运输部办公厅、国家铁路局综合司、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办公厅联合印发《关于学习借鉴集装箱多式联运场站共享典型经验做法的通知》(据5月12日《中国水运报》报道)。
毫无疑问,这一举措聚焦多式联运场站共享,在降本增效、优化组织衔接等方面意义重大,值得深入探讨与积极推广。
多式联运作为现代物流的重要发展方向,对于提升物流效率、降低物流成本起着关键作用。然而,长期以来,集装箱港口与铁路场站之间存在着融合不足的问题,各自为政的运营模式导致装卸、转运及堆存成本居高不下,信息流通不畅,制约了多式联运的进一步发展。此次《通知》的发布,精准地抓住了问题的核心,以集装箱港口与铁路共建共享共用多式联运堆场为突破口,探索出了切实可行的解决路径。
多式联运堆场共享共用的做法,无疑是一场运营模式的革新。通过港口经营单位提供共享堆场,铁路直接利用其开展中转业务,避免了二次装卸、转运和堆存,大大简化了物流流程。这不仅提高了物流效率,还能有效降低成本。同时,统筹布局新建及改扩建港口、铁路集装箱场站,共享共用多式联运作业区,实现了资源的优化配置,为多式联运的规模化、集约化发展奠定了基础。这种共享模式打破了传统的部门壁垒,促进了港口与铁路之间的深度合作,让“一站式”物流服务成为可能。
在多式联运场站一体化运营管理方面,优化进港铁路运营管理机制,由港口统一负责多式联运及共享场站的各项事务,实现了运营组织的一体化运行。这种模式下,多式联运列车接发衔接、场内调车作业、设施设备共享等环节得以统筹协调,避免了以往因多方管理而导致的效率低下和责任推诿问题。一体化运营管理就像是一根指挥棒,让多式联运的各个环节紧密配合,形成一个高效运转的有机整体,大大提升了多式联运的服务质量和市场竞争力。
多式联运海关监管一体化同样是一大亮点。拆除港口与铁路场站间的物理隔离,将铁路集装箱场站整体纳入港口所在海关监管区,通过海关一体化监管,实现港内集卡车免费短驳,降低了多式联运组织成本。这一举措不仅简化了海关监管流程,提高了通关效率,还进一步增强了多式联运的便捷性和吸引力。它体现了政府部门在优化营商环境方面的积极作为,为多式联运的快速发展创造了更加有利的政策环境。
推进多式联运信息高效互联,则是为多式联运装上了“智慧大脑”。铁路和港口开放各自的关键信息,实现多式联运生产装卸、在途跟踪、货运组织、商务结算等全流程信息互联互通,让物流信息更加透明化、实时化。这有助于物流企业更好地安排运输计划,提高资源利用率,同时也方便了客户实时掌握货物动态,提升了客户体验。信息的高效互联,将多式联运的各个环节紧密地连接在一起,形成了一个智能化的物流网络。
当然,在推广集装箱多式联运场站共享典型经验做法的过程中,也可能会面临一些挑战,比如不同地区、不同企业之间的利益协调问题,技术标准的统一问题等。但只要各相关部门和企业能够秉持合作共赢的理念,加强沟通协调,共同制定科学合理的解决方案,这些问题都能够得到有效解决。
《通知》所推广的集装箱多式联运场站共享典型经验做法,为我国多式联运的发展指明了方向。它从堆场共享、运营管理、海关监管、信息互联等多个维度入手,构建了一个全方位、多层次的发展体系。相信在这些经验做法的推动下,我国多式联运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,实现降本提质增效的目标,为我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物流支撑。